肥胖是現代各國的文明病,從政府到民間機構,都有不少鼓勵人們減輕體重的計畫,但由於人們減肥極容易失敗,因此有些計畫提供金錢以利誘人們減重,不過研究發現與其發「獎金」,不如用「罰金」對人們減肥的效果更大。

被世界衛生組織形容為「全球瘟疫」的過胖(obesity),指的是「身體質量指數」(BMI,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公尺)的平方)超過三十以上,最近四十年來歐洲、北美、亞太及中國等地,過胖人口比例已成長超過三倍。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統計(OECD Health Data 2008),已開發國家過胖人口比例最高的是美國——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屬於過胖,其次是墨西哥(三○%)與英國(二四%)。

體重超標被認為會影響健康。研究顯示若體重能減輕五%至一○%,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二五%;此外過胖也影響個人收入,研究顯示過胖的白種女性收入,比體重正常的白種女性收入少一一%,而過胖的人每年付的健康醫療費用,比體重正常者多一百二十五美元。

由於變胖會帶來不少顯性及隱性成本,因此常可見人們努力瘦身,不過結果往往是好景不常:研究顯示參與減重計畫的人,有超過一半(五三.七%)在十二個月內體重又回復原狀,四分之三的人在三年內體重也都上升到原來水準,能將體重維持在減輕後狀態的人只有四.六%。

鼓勵減肥,英編近四億英鎊預算

人們減重「難練易破」,因此有不少減重計畫推出金錢誘因,鼓勵人們若減重則發獎金,如英國政府在去年初宣布,將透過學校、雇主、食品業者、家庭醫師等各種管道,以加薪、發禮券等方式,獎勵減肥有成的民眾,英國衛生部還編列三年三億七千二百萬英鎊預算,希望將原來三○%的肥胖兒童比率降到二六%。



但這種「體重換獎金」的效果頗令人存疑,今年五月兩位學者的研究〈Outcomes In A Program That Offers Financial Rewards For Weight Loss〉,在研究了十七個工作地點,兩千多名參與減重計畫的勞工長達一年後,發現獎金鼓勵人們減肥,效果並沒有想像中好。

學者將減肥參與者分成三組,第一組「無獎勵組」沒有任何獎勵,第二組「獎勵組」若減重則每季有固定獎金,第三組「懲罰組」要繳月費,只有體重減輕才可獲得退款,未成功瘦身則繳的月費沒收。

一年過後,「懲罰組」平均減重三.六磅,「獎勵組」平均減重一.四磅,而「懲罰組」的人平均比「無獎勵組」多減重一.九磅,但「獎勵組」減輕的體重和「無獎勵組」在統計上卻沒有明顯差異,事實上「獎勵組」的人每季平均減輕的體重,都比「無獎勵組」的人還要少。學者結論是要人們減肥,「標準式獎勵不會比完全沒獎勵好到哪裡去。」

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的標準:過胖的人在六個月內減輕體重一○%才算有進步。按此標準,光用錢獎勵人們減肥的效果也不理想:「獎勵組」十二個月後才減重一○%的人只占二.四%,而「懲罰組」則占六.五%。

由此研究來看,要人們成功減重,「棍子」似乎比「胡蘿蔔」更有效,這可能是因為人們普遍厭惡損失(不減肥就要虧錢),所以寧可多吃點苦以免賠錢;相形之下獎金則要「一分減重一分收穫」,有的人或許就覺得太辛苦而寧可放棄。由此看來,政府若要人們減肥成功,或許「減肥退稅」比「減肥獎金」更有效。

非常認同!!


不過減肥成功還有另一個要素,就是和朋友一起。


孤單的減肥和有伙伴一起努力的效果絕對差很大!!


CURVES讓妳結交一起運動、健康的好朋友。


免費體驗預約專線:03-579512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ooddr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