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少量多餐?怎麼吃?甚麼時候吃?

三大營養素怎麼分配?可以吃醣類嗎?

吃飯要不要把菜都過水洗掉油再吃呢?

 

首先我要表達我的驚訝,竟然已經寫到第十篇了!

但是我不能驚訝太久,因為有朋友想知道如何少量多餐。

 

少量多餐的目的、以及好處,已經在前幾篇說了很多,

除了可主動提高代謝以外,還可預防身體肌餓而降低代謝,

並且避免一次進食的量太大,熱量過剩而造成囤積。

 

少量多餐,即是把一天所需的熱量打散,分成4~6餐進食。

6餐是最漂亮的建議,不過我以5餐為例,因為最容做到。

 

五餐的時間:9, 12, 15, 18, 20~21

也就是醒著的時間,每隔三小時吃一餐。

 

而熱量的分配,則是將一天所需分成五份,

假設某人設定一天需要吃2000Kcal,分成五份即是400Kcal.

所以5餐就應該是400, 400, 400, 400, 400Kcal

 

然後做一個調整,把第一餐加多一點,末餐減一點,

變成500, 400, 400, 400, 300Kcal

 

早上第一餐,要帶起全天的活動,也會是代謝旺盛的時侯,

身體需要那樣的熱量,才能供應你活動所需。

 

所以,少量多餐的原則之一,

就是讓第一餐成為最大的一餐,

而末餐則調整為最小的一餐。

 

但是許多人無法做到這樣的五餐熱量分配,

因為上班、上課等因素,致礙難行。

 

你可以先試著把三餐正餐的量縮小一點,

然後在午餐與晚餐之間,加上一小餐*點心,

然後在晚餐到睡前之間,再加上一小餐點心。

 

你會懷疑,這樣不會胖嗎?讓我們回到最初的重點:

一天的總攝取,低於一天的總消耗,你就不可能會胖。

 

因此,還無法做到五餐的人,就調整一下正餐的量:

飯少吃量口、湯少喝兩口、多喝一杯水。

然後在加上那兩個小點心的時間。

只要記得總攝取不要高於總消耗,就不會胖。

 

有的時候不太知道食物的熱量,你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。

只要你少量多餐,按照上面的方法,進行一~二個星期,

量量看體重,如果體種慢慢爬升了,表熱量多了,

只要將熱量向下修正,再看看改變,就可以知道大概要吃多少。

 

注意,小點心不是提拉米蘇、貝果、甜甜圈,

一樣要注意營養成分!(請看下面的營養分配)

 

不要誤會我在害你,我是在幫你。

這個實驗,就是如果你的熱量多了,就向下修正。

是修正每一餐的量,讓總熱量降低。而不是修"餐數"

 

多餐是一個原則。

是維持你的高代謝的原則。

 

另外,除了算熱量以外,還要看你吃了甚麼。

醣類、蛋白質、脂質三大營養素的比例也很重要,

若可以注意一下,將比例調成5:3:2

也就是醣類5,蛋白質3,脂質2.

也就是說你的一餐裡面大概一半是醣類。

 

不會胖,醣類是你身體能量的最迅速來源,

有醣類,才有能量活動、做事、運動!

 

當然最好是要配合運動,運動是提高代謝、消耗熱量之所必須啊!

若有缺漏之處,後談...

 

待續...

to be continued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oddrive 的頭像
    fooddrive

    食物傳愛‧女人幫女人

    fooddr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